第709章 发展和局势(第3页)
起初,董卓凭借着手中的西凉铁骑,以勤王之名进京,掌控了朝政大权。他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肆意妄为,引得天下诸侯纷纷不满。董卓性情残暴,纵容士兵烧杀抢掠,长安及周边地区百姓苦不堪言。他还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奢华宫殿,劳民伤财,致使民怨沸腾。
曹操,彼时还是洛阳北部尉,因不畏强权,棒杀了董卓的亲信,遭到董卓的嫉恨。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天下将乱,便逃出洛阳,回到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义兵,竖起了讨伐董卓的大旗。他发布檄文,历数董卓的种种罪行,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起兵,一时间,应者云集。
袁绍出身名门,四世三公,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率先响应曹操的号召,在渤海郡起兵。袁绍凭借着家族的威望和自己的号召力,迅速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和军队。他的弟弟袁术,占据南阳,坐拥富庶之地,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袁术为人傲慢,野心勃勃,虽与袁绍是兄弟,但二人各怀心思,矛盾逐渐显现。
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虽早年颠沛流离,但素有大志。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在涿郡起兵。刘备为人宽厚仁义,礼贤下士,吸引了不少仁人志士前来投奔,如赵云等。但刘备初期实力较弱,辗转多地,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等人。
孙坚,江东猛虎,在长沙起兵。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在讨伐董卓的联军中表现出色。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继承父志,凭借着父亲留下的旧部和自己的谋略,渡江作战,横扫江东,为孙氏家族在南方奠定了基础。孙策英年早逝后,孙权接掌大权,在周瑜、鲁肃等谋士的辅佐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孙氏在南方的势力范围。
刘表,汉室宗亲,素有贤名,被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他单骑入荆州,恩威并施,迅速稳定了荆州的局势。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相对安宁,吸引了不少中原流民和人才前来避难,实力逐渐增强。
讨董联军虽看似声势浩大,但内部却矛盾重重。各路诸侯心怀鬼胎,都想保存实力,争夺地盘,不肯全力进攻董卓。曹操曾独自率军追击董卓,却因兵力悬殊而大败。最终,讨董联军在一片混乱中解散,诸侯们开始了相互之间的攻伐。
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袁绍先是用计骗取了韩馥的信任,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冀州。公孙瓒对此十分不满,多次进攻冀州。界桥之战中,袁绍的大将麹义以八百先登死士大破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公孙瓒元气大伤。此后,双方又经过多次交锋,袁绍逐渐占据上风,最终击败公孙瓒,占领了幽州,加上之前占据的冀州、青州,袁绍成为了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
曹操在兖州发展势力时,也遭遇了诸多挑战。他先是击败了黄巾军,收编了三十万青州兵,实力大增。但随后,曹操因父亲曹嵩在徐州被杀,兴兵攻打徐州陶谦。在攻打徐州期间,曹操的后方被吕布偷袭,兖州大部分地区落入吕布之手。曹操不得不回师救援,与吕布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拉锯战。最终,曹操击败吕布,重新夺回兖州。此后,曹操又通过一系列战争,击败了袁术,占领了扬州部分地区,并在刘备暂居徐州时,借口刘备背叛,进攻徐州,刘备不敌,徐州落入曹操之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