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听从建议百倍提升(第2页)

 前天约了秦琛,今天九点谈些交接的事,特别是汉州省的重要人事安排。

 “末将在。”亲兵中一个伍长上前。

 他依依不舍的看了下自己的腰刀,这可是把好刀,当年打进波斯后,让波斯工匠精工打造的。

 砰,砰,砰,孟之经又打了几枪,然后感觉还是枪好,以后这刀,恐怕要封存起来。

 三级戒严,只有总督府能发,孟之经不明白,秦琛为何不和自己说。

 结果孟之经刚刚牵着马出门,叭嗒叭嗒叭嗒,一队骑兵从远处而来,飞快来到他府上。

 赵与芮对武官防范挺严,一军统制这个级别,亲兵也只有五十人。

 “末将职卑,也不得而知呀,还请都指挥使见谅。”说罢,尤指挥一挥手,身后骑兵纷纷下马,噔噔噔,跑到孟府门前,两边站好。

 “几個孙子了?”赵与芮又问。

 “还有这电报机,只有赵绎能搞到,这也是证据。”

 但以后,恐怕用的不多了。

 忽必烈皱眉:“他们要从马六甲走?”那可是赵祺的地盘。

 “诸卿平身吧。”赵与芮笑道:“忽必烈,你也老了喽,好多白发。”

 “他们汉人中原几千年历史,从来都是勋贵世袭,门阀传承,现在到了赵与芮手上,偏要搞什么公平。”

 家中还有忽必烈二子真金。

 忽必烈的两个儿子,朵儿织和脱欢正在赵绎麾下呢。

 “书来。”不用忽必烈开口,边上真金已经递过来一本厚厚的【大宋新律法】。

 “大伙拼命为你打江山,不就是为儿孙们打些基业吗?伱不能世袭,这公平吗?”

 孟之经是过来接总督的,这三级戒严令还得他下呢。

 赵与芮开口问他有几个儿子,都在干嘛。

 忽必烈在二十三日被召见。

 忙哥剌这时问:“父亲,刚刚赵与芮和你说了什么?”

 这些人突然把门守住,孟之经身后亲兵队长何雄立刻大怒:“大胆,你们想干什么?这是孟总督府。”

 孟之经刚从军时,大宋全是冷兵器部队,一转眼,现在全是火器部队。

 在忽必烈看来,赵与芮最大的失败是取消世袭。

 忽必烈则摇头:“兵则,诡道也,未料胜,先料败,不能事事想着这般好。”

 赵与芮年轻时,皇城司的情报司,锦衣卫还是挺厉害的,对各地大员也有威慑作用。

 赵与芮主打一个不要脸,脸皮厚,所以他成功了。

 他父亲孟珙已经死了多年,比王坚死的还早。

 赵与芮本来拒绝,因为他自己也带着七八艘水师战船,不过儿子好心周到,他也没拒绝。

 ——

 时间回到秦琛晕倒第二天。

 “原本是打算从马六甲走。”真金道:“但后来赵祺不知为什么,突然下令,只能带两艘船,两百人经过,明王的船队可能一分为二,明王走马六甲,其他船走巽他海峡。”

 他当即准备出门。

 几个儿子重重点头,当然得世袭,不然咱们和普通人一样去考试?开什么玩笑,这公平吗?

 孟之经自己也快五十岁了。

 “明王的船队已经到了马尔代夫,很快会绕过斯里兰卡,进入孟加拉湾。”真金道。

 “暂时还没有?”

 忽必烈说有八个了。

 “无妨。”忽必烈道:“明王已经有安排,咱们静等命令就是。”

 赵绎和其父一样,为成大事,可以不择手段,更不在乎名声。

 “回去再说。”忽必烈阴着脸一挥手。

 “什么?”孟之经脸色微变:“为何戒严?”我这个总督也不知道?

 忽必烈大喜,叩谢皇恩,然后道,想让他当文官。

 不一会,赵与芮道:“当年你带数千蒙军弃暗投明,对我大宋收复波斯还是有功的,这样吧,朕特赫,让你长孙荫补,你想让他当文官还是武官?”

 “明王有什么命令没有?”

 赵与芮和忽必烈聊了有一刻钟,便让他离开。

 “你去总督府,求见总督,问问什么情况。”

 赵与芮第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忽必烈。

 赵绎也不会在意的,只要能上位,哪怕天下人知道他杀父,又如何?

 百姓们能咬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