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听从建议百倍提升(第3页)

 “赵与芮不好杀啊,咱们能调动的人马,只有父亲你的一队五十人亲兵。”真金叹道。

 忽必烈的表情,缓缓变的狰狞起来:“哈哈哈,都说我蒙古人会父子相残,原来汉人也不曾多让——”

 尤指挥脸色微变,还想拦住。

 他此时突然回过神来,明王的这些安排,肯定不是这一两年才有的事,怕是很多年前,就已经在谋划。

 现在他已经垂幕晚年,恐怕再也压不住底下的骄兵悍将们。

 此时距离汉州秦琛昏迷已经有好几天,但电报居然一直没有发过来,赵与芮也浑然不知。

 亲兵拿来40式左轮手枪。

 “臣老了,陛下正当年青呢。”忽必烈陪笑道,他的汉语是越来越溜,如果不看他的脸,根本不知道他以前是蒙古人。

 这忽必烈非常小心,儿子也防着。

 “父亲。”他的三子忙哥剌,四子那木罕都跟随他在大员,两人立刻迎上。

 安南省都指挥使孟之经正在汉州的府上。

 父子四人直接来到后面大院,有亲兵守在院门口,不能让任何人进来。

 忽必烈赶紧拿过来,上面写了一串数字。

 “尤指挥。”对面是个姓尤的营指挥,之前在码头接应过孟之经。

 “赵绎虽然阴毒,但是个聪明人,只要咱们帮他上位,他没理由过河拆桥,他要的是皇位,不会在乎名声。”

 “牛俊是不是自己人?”真金这时问。

 “不好意思,都指挥使,汉州三级戒严,六品以上文武官员,没有得到通知前,都等在家待命。”

 父子四人正在说话,嗡嗡嗡,突然房间里一个书柜开始移动。

 这是元贞四十年的新式步枪,配弹已经达到十五发,更加厉害。

 “父亲回来了。”真金看到忽必烈,也赶紧上前,同时挥手示意外面的人关门,也不要进来。

 当天赵与芮住在大员,第二天还在大员四周转了转,看到大员的橡胶现在种的相当多,还有专业的橡胶厂。

 “诺。”

 全康很快收到回电,秦琛安排妥当,等皇帝陛下莅临。

 父子四人盯着地图在看。

 接着他抬头看了眼几个儿子,儿子们很识趣,赶紧后退,远离忽必烈。

 三人忽忽上马,带着一队亲兵回到府上。

 赵绎不是那种既要做,又要装的人。

 这是大宋第二代手枪,六发子弹,左轮单发。

 “有没有电报?”忽必烈回到自己家中,才舒了口气。

 以前赵与芮壮年,威压四海,无人不服。

 哗哗,所有人都是35式步枪,整齐划一,驻地不动。

 上午打了会枪,他吃过早饭,问府中人几点,回答八点半。

 “呵呵,没有世袭,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其他兵马肯定不能动,一动就能被发现。

 只见他对照数字,一页页打开,然后挑出一个个字,组成几句话。

 玩了会刀后,他还是把刀扔掉,让人拿来最新的40式步枪。

 忽必烈厉声道:“明王要我们,帮他弑父。”

 孟之经目前还是安南省都指挥使,汉州省总督的位置,还没正式接替,对方叫的并没错。

 看完之后,他脸色微变,接着纸塞进嘴里,直接吞掉。

 每人都是单独谈话,每个人谈的都不同,有的是闲聊,有的会说些大员的事情。

 忽必烈实话实说,说到有两个儿子在大明省,也是武官时,赵与芮含笑点头:“虎父无犬子。”

 三月二十二日,赵与芮上大员,召见儿子赵烽和大员文武官员,从二品以上。

 何雄怒道:“陶俊可没六品?”

 大伙拼了命为你打下江山,你却要取消世袭,那大伙的努力何在?

 三个儿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他只能道:“牛俊以前在大明省呆过,从准将干到副统制,当时大明还是波斯,后来明王过去没多久,牛俊就调走了,到底是不是明王的人,我还真不知道。”

 “我们回府。”孟之经就感觉眼角跳的更厉害了,一种不安的感觉涌上心头。

 秦琛前天还约他今天议事,今天突然戒严,不可能的,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和他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