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合伙人种蘑菇的兔叽

第930章 糖

关于糖的事情,李丰田可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真的做了准确的调查。

 作为一个在吃上有建树的人,糖是离不开的一味调料。

 为什么李丰田做的菜,其他人做不出来?

 这其中就包括关于糖的应用。

 糖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做甜口的菜,做其他菜、诸如猪肉、鱼肉,放少量的糖还有去腥提鲜的作用。

 更何况让程知节爱不释手的红烧肉,不炒个糖色能做出那个味道?

 嗯,要么改名叫《我在大唐炒糖色》?

 制糖技术的确是在唐朝有着重大的改革和提升,但是并不是在这个时期。

 糖这个东西只能在国家稳定,百姓口粮充足的前提下,才能去搞的东西。

 在唐之前,市面上主要流通的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就有甜味的,例如蜂蜜;而第二种,就是麦芽糖了。

 麦芽糖,又称饴糖。

 成语“甘之如饴”的这个“饴”,就是指饴糖。

 而饴糖又分为两种,一种粘稠状的糖浆,这是将甘蔗汁不断的煮熬之后的样子,是非常稀有而且贵重的东西。

 据说当年袁术临死前喊的要喝的“蜜水”,就是指这种饴糖兑少量的水。

 即便是称帝的袁术,都不是想喝就喝得到的,可见其珍贵程度了。

 当然,那是在那个时代,糖发展到唐朝,虽然不至于像当年袁术那般,但是这种饴糖,也不是普通人能享用的起的。

 更多的人,其实吃的是另一种糖,这种糖,又称为“石蜜”。

 这种石蜜就是借助火或者阳光加热使其凝固直至股沟浓度的粘稠液体,再经过冷却之后得到的糖块。最早在《汉书·南中八郡志》中就有记载。

 等到了北魏的时候,基本很多地方就已经开始普及了。《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

 只不过,这种糖有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对于保存和天气的依赖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