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前途无量(第2页)

 种平心生疑惑,他竟然想不出这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只是觉得这人是同自己有过过命交情的。

 他下意识回头。

 那声音幽幽道:“俺在右边这旮旯。”

 “……王三?”

 种平沉默片刻,假装什么都发生,无比丝滑地将脑袋转到了右边。

 “少府!俺可想死你嘞!”

 王三如同豌豆荚被太阳晒得炸开一样,脸兴奋得黄里透红,还不等种平开口询问,便将当初李蒙是如何让他带着麾下守城之兵率先起事,脱离长安的全部过程说了出来。

 种平自然听出他这是被这个叫李蒙的给坑了,种平初时以为这李蒙便是长安之乱的真正推手。

 后面听王三说,他们那些人能躲过几次哨骑,都是李蒙在暗中传递消息,能滞留在长安周围,亦少不了这人的安排,又推翻了心中的怀疑。

 种平相信王三,却不能完全信任这个莫名冒出来的李蒙,于是旁敲侧击询问王三怎会突然一人出现在此处。

 王三并未多想,他等旧卒不肯离开长安,是还信着李蒙之言,在外等待着那似乎不可能再继续的“起事”,好让种平重回权利中心。

 故而每日从李蒙口中打探长安消息,今日他方做了领头的出来,便见城下围了黄巾,他不清底细,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借着自己没什么存在感的优势四处打探。

 种平分兵,埋伏,登土台。

 王三都是看在眼中,紧随其后的。

 种平听完,第一反应就是这李蒙是个可用之人,这也是为何后面在城墙上,李蒙将种平引到隐蔽处后,种平会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冒着性命之危行事的原因之一。

 他心念电转,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攻入城中,他问清王三手下还有百余兵士,都是守过长安数年的老卒,对城内地理了如指掌,便有了些打算。

 这才有了后来种种。

 但这些,郭汜是注定不可能知晓的了。

 “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若是迷途知返,陛下仁德,亦能宽宥将军。”

 种平面上不动声色,却是暗暗舔舐上鄂,他这也算是学习曹老板的先进经验了。

 单说这矫诏的熟练度,这二人倒真像是嫡亲的叔侄。

 郭汜有些迟疑,他待刘协是何种态度,自己心里也有点AC数,降了之后,刘协真能放过他?

 但人都有侥幸心理,郭汜也不例外,他想着那些事,贾诩都给他擦了屁股,背后好好安抚过刘协,刘协未必就真那么记仇,何况这入宫挟持刘协的计策也是贾诩给出的。

 要真追究起来,推到贾诩身上也就罢了……他败退的如此快,说不好就是因为有内鬼,再说外面李傕无人指点,怎么可能轻易拿下关卡?

 说不准就是贾诩两面下注,在其中搅混水呢?

 郭汜想到此处,居然心安理得地弃了兵器,“郭汜愿降!”

 种平给了典韦一个眼神。

 等绑好郭汜,将其跟张济挂在一处,收拢好降卒,种平不敢再多加耽搁,此时也顾不得失不失礼,带着兵马直接往刘协寝宫方向搜寻,

 “郭兄,想不到我二人竟会以如此姿态重逢啊。”

 张济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模样,挂在典韦马上,扭来扭去。

 郭汜无语,“……你有何好高兴的?被绑成这个虫样,不觉得憋屈?”

 张济表示自己早已习以为常,还摆出来前辈的姿态向郭汜传授经验,“若是别人,济是万万不能受此辱的,可是种太史嘛……这人,颇为邪性,非我等能敌啊,郭兄日后切勿与此人作对,若是败于此人之手,直接投了便是,不丢面。”

 郭汜直接被张济干不会了,他觉得张济恐怕是受不了这个打击,有些失心疯,因此直接闭嘴,保持沉默。

 言语间,种平已将寝殿里里外外寻了一遭,除了被郭汜砍死的内侍尸体,不曾寻到刘协的任何踪迹。

 “太史,这宫中回环曲折,一一搜寻,太过耗时,不如……”

 陶商眼看着长安之战已落下帷幕,知道自己再不露脸,想蹭这功劳后面也不好再开口,想了想,学了孙乾的言辞,准备为种平献策。

 结果他话刚起了个头,就听见个腔调怪异的声音。

 “少府,俺,俺找着国舅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