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前途无量(第3页)

 种平眼睛一亮,直接往前走,“在哪?我这就过来。”

 他身后几人面面相觑。

 他们只看见种平目标坚定地朝一个方向走,却愣是看不到给他领路的人。

 郭汜沉默了。

 “贤弟,你玩真的啊?”

 张济一副“伱看你看,果不其然”的坦然表情,歪嘴一笑,“济怎敢欺瞒郭兄,败在此人手上,真不算丢人。”

 郭汜心想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你这么一强调,感觉更没脸见人了是怎么回事?

 种平跟在王三身后,又是七转八扭,绕过四五条长廊,这才进到一处偏室。

 “种卿!”

 他刚低头进去,就听到刘协那激动不已呼喊声,刘协手中握着种平交给王三的那块玉珏,空出来的那只手抓住种平的衣袖就不放了。

 “种卿!真国之栋梁!朕之腹心!”

 刘协眼里包着一团泪,要掉不掉,这发丝凌乱,衣衫脏污的模样,让种平不由联想到了与刘协的初见。

 种平有些心软,回握住刘协的手,安抚道:“陛下,二贼已擒,城内已定,请陛下宽心,移驾回宫,召百官入朝,重修政令,抚慰百姓。”

 刘协一顿,复又点头:“种卿所言甚是,不过既已除贼,朕以为昭告天下诸侯,以慑宵小,方为首务。”

 “这……”

 种平轻轻松开刘协的手。

 “臣以为……”

 “事有轻重缓急,礼不可废,这朝中之事,陛下自有安排,太史咄咄逼人,又有武士随从,难道要却取郭张而代之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承冷冷斜了种平一眼,质问出声。

 “你!”

 王三性子急,见不到董承这样颠倒黑白,反而给种平扣上个大帽子的做法,当下上前一步,却被许耽拦住。

 张燕典韦等人亦知道董承这是有意苛刻刁难,心中发寒,不知背后有多少刘协的示意在其中。

 种平赶忙对着刘协行了一礼,“臣并无此意!”

 刘协收住泪,笑着扶起种平,言辞恳切,“朕知道种卿是忠义之臣。”

 他说完这话,转头面对董承,不轻不重的训斥:“国舅受惊过度,胡言乱语,这几日便不必上朝,好好在府中休息,定定神。”

 “诺。”

 董承低头应诺,又假笑着夸赞种平:“太史出长安不过半年,麾下便聚起这些英勇之士,当真是少年英才,前途无量啊,若是再在外边待个数年,这……”

 种平心中一惊。

 董承这话实在恶毒。

 他能毫发无损,在多方混战之中逃出长安本就有些古怪,如今能在长安之外一声不响,便拉出数万大军,更是容易让刘协生出戒备。

 毕竟种平靠着一个太史令的名头,半年就能有这样的身家,若是给足了他时间,让他壮大……

 此时他尚能忠心汉室,以后呢?他能保持得住本心吗?

 更别提,种平打长安,降郭汜时,都曾假传刘协诏令。

 董承不说这话也就罢了,既然说出了口,要说是刘协没有一点对种平的怀疑戒备,连郭汜都不会信。

 这时候若是让董承借题发挥,一个“居功自傲,目无陛下,不遵礼法”的罪名,种平肯定是逃不掉。

 “……臣一介文臣孺子,不善军事,侥幸攻入长安,亦是国脉仍兴,先帝祖宗庇佑之果,臣怎敢贪功?”

 种平沉默片刻,低着头,对着董承行了一礼。

 “身后兵卒,出身不一,却皆是向汉之民,拳拳报国之心,天地可鉴,愿国舅可宽宥其等失礼,依功行赏。”

 董承笑了。

 “太史令真纯臣也,老夫也颇为敬仰啊。”

 种平缓缓起身,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想说。

 他突然发觉,自己开始对着刘协自称“臣”,而刘协也只会对着他言“朕”了。

 感谢

 书友

 钟咏殷

 书友

 书友

 靓仔超帅

 星陨月寒

 书友

 书友

 风尘洛京

 借你半生风雨

 我真不是闲人

 我只是一个路过的读者

 Becky蓝色控

 幽灵导师

 画堂春连翘

 书友

 执明神君

 曦心暮雪

 书友

 月下的虫

 书友

 念日寸

 书友

 太像大象

 书友

 书友

 hlvs2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投的月票(?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