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战神一个老农民

第958章 赈灾有方 以工代赈1(第2页)


 一直没有让长孙无忌和他的儿子长孙冲找到任何可乘之机,他们屡屡设局却总是落空,然而现在的情况似乎微妙地变化了,仿佛不经意间给长孙冲递上了一柄锋利的刀,让他看到了反击的曙光。


 “他来就来了,我还能怕了他不成?”房遗直心中暗自思量,言语间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坚定。


 要是放在以前,面对长孙冲这位皇亲国戚,房遗直的确是会心存几分忌惮的。


 毕竟,长孙冲的身份地位远高于他们这些朝臣,正面得罪无疑会惹来无尽的麻烦,极不划算。


 但如今的情况已然大不相同!房遗直的心中再也没有了丝毫的怯懦。


 这一切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玄龄的再次上朝。


 这位老臣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依旧沉重,他的归来无疑为房家增添了一份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长孙无忌,虽然也曾是朝堂之上的风云人物,但自从房玄龄回归后,他的影响力便减弱了许多,再难以像从前那般呼风唤雨。


 在钱财方面,房家虽然为了应对某些局势拿出了三十万贯的巨资,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因为有房俊这个商业奇才的存在,房家赚钱的速度快得惊人,财富如流水般源源不断涌入。


 至于影响力,长孙无忌固然强大,但房家如今也绝非昔日可比。


 他们在朝堂之上同样拥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甚至在世家之中,房家的声望和地位已然超越了长孙家。


 这份转变,让房遗直在面对长孙冲时更加从容不迫。


 “房大哥,你可千万不能大意啊。”一旁的友人提醒道,“长孙冲此人阴险狡诈,切不可掉以轻心。”房遗直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心中却已有了计较。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胜负还远未可知。


 程处亮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阴沉,显然是在长孙冲的手中吃了不小的亏。


 他紧握着拳头,低声说道:“老程这话不假,长孙冲的确不是一般人。虽然在房二哥手里栽了个大跟头,但此人城府极深,手段也不简单,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房遗直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其实他也并不想与长孙冲争斗不休。


 毕竟,长孙冲身为皇亲国戚,即便此刻被贬谪,其背后的势力与影响依旧不是他们能够轻易撼动的。


 众人心里都清楚,长孙冲被贬只是暂时的,很快他就会被朝廷调回重用,一同回归的还有那位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


 房遗直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他缓缓说道:“这件事既然已经做了,我房遗直便不会后悔。赈灾之事,本就是要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救济,而非让那些贪官污吏借此机会中饱私囊。这是我做人的原则,也是我身为官员的职责所在。”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都读出了几分赞同与钦佩。他们心里也明白,房遗直做事向来稳重,绝不会无的放矢,背后定有他的深意与考量。


 “房大哥,”程处亮开了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好奇,“你和我们说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为何你要往那赈灾的粥里撒沙子呢?这样做岂不是会惹来更多的非议与麻烦?”


 尉迟宝琪也连连点头,虽然他们两人对房遗直极为信任,但此事事关重大,他们还是想要了解清楚其中的缘由,以便为接下来与长孙冲的对峙做好准备。


 房遗直轻轻叹了口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那是房俊寄来的。


 他将书信的内容缓缓道来,原来这一切都是房俊在信中提及的一个计策,旨在区分灾民和蹭吃蹭喝的,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救助。


 听完房遗直的讲述,程处亮与尉迟宝琪的脸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们开始理解并支持房遗直的这一做法。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听完房遗直的讲述,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了一般,呆立当场,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们从未设想过,原来解决眼前这棘手的问题还能有这样别出心裁的办法。


 程处亮喃喃自语道:“房二哥果真是才华横溢,我们这么多人费尽心机、忙得焦头烂额,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而他仅凭一把看似不起眼的泥土,就轻松化解了难题。”


 尉迟宝琪在一旁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房遗直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轻摇了摇头,道:“其实我用的也并非纯粹的泥土,而是豆粉混合了一点细心清洗过的细小石子,这样既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又能避免真正的泥土带来的不便。”


 此言一出,程处亮和尉迟宝琪瞬间愣住了,脸上的表情凝固,仿佛听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片刻之后,尉迟宝琪由衷地赞叹道:“不愧是房大哥,您爱民如子的情怀真是令人钦佩!这样的智慧与仁心,真乃天下士子之楷模。”


 程处亮也附和道:“是啊,房家兄弟果然都是非同凡响的人物,一个提出奇思妙想,另一个则能巧妙完善,真乃天作之合。如今,赈灾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已被我们攻克,真是可喜可贺。”


 然而,房遗直的神色却并未因此而放松,他微微皱眉,继续说道:“不过,还有一件麻烦事需要我们解决。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我们的功劳怕是要大打折扣了。”


 程处亮和尉迟宝琪闻言,不禁好奇心起,心中暗自思量,究竟还有什么事情能让房遗直这般为难?


 房遗直见状,缓缓开口:“老二希望我能安排一部分流民北上,前往雍奴县。那里因为连年战乱和天灾,人口流失严重,劳动力极度匮乏。”


 程处亮闻言,微微一愣,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安排流民北上?这流民与百姓在这个时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身份、地位乃至生活待遇都截然不同,这样的安排恐怕不易啊。”


 尉迟宝琪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显然,这个问题同样触动了他。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流民与百姓的界限清晰而深刻,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流民,让他们既能在新地方找到生活的希望,又不至于引起当地百姓的反感,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