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你们这产能富余,咱可以卖卖顶级坦克嘛(第3页)
不过当年的苏联啥国力,现如今的俄联邦又是啥国力,二者之间不说相差甚远也得是天壤之别了。
搞出了降级缩水版并批量投产的俄军,事实上直到现在也没把t-14“阿玛塔”彻底搞利索。
产能依旧维持在不高的状态,一年的交付数量堪堪两位数,和同为新锐装备的苏57隐身战机交付数那是一对“卧龙凤雏”。
这一现实情况,本质上还是俄军“重部队扩编恢复,轻新锐装备采购”整体发展思路的直接体现。
就和先前的Bmpt坦克支援车,明明在叙利亚实战检验效果很不错,可俄军明知如此却偏偏不扩大采购,非要等到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才进一步下单上量,搞火线增产是同一种情况。
核心原因都是相同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俄军的军费拨款出现战时激增、经费异常充裕,这才有了更多钱能去买更多装备。
开战前钱少的时候,那就只能用有限的钱去办更重要的事。新锐装备采购缓一缓,去买更多便宜装备先填编制,道理就这么简单。
得益于此,下了更多采购订单的俄军,使得乌拉尔厂的t-14“阿玛塔”生产线前所未有地忙活起来。
眼下光是摆在周正面前,在生产线上组装生产当中的t-14,就已经多达二三十辆之多。
生产进度各不相同,有些车趋于建成、有些车还是基本空架子的状态,想要把这些生产线上的t-14全部造好还需要很长时间。
不过俄军并不着急大批量要这东西参战便是,也是周正刚才所言的“谈需求不能绕开急迫性”的直接体现。
因为采用了诸多新式设备与技术,t-14这东西对俄军而言的保密程度很高。真要被敌人弄到手、哪怕只是残骸,都会存在比较棘手的情况。
而坦克这种前线攻坚兵器,又注定其始终是位于陆地战场的最前沿火线上。
危险系数很高、生存性再好,也有被击毁乃至于缴获的时候,无敌的坦克从坦克这种装备诞生之日起就从不存在。
故而俄军虽然已有成建制换装t-14的部队,且已经形成完整战斗力。但迄今为止,还从未将t-14成规模投入过战场参与高烈度实战。
倒是有有限的几次远程炮击战报,发挥t-14的新式主炮和火控优势,将其当做自行火炮使用进行较为安全的远程打击,防的就是万一瘫了毁了落在敌人手里导致泄密。
整体情况就是这样,不过也正因如此,眼下倒有一点是值得周正加以关注,并嗅探商机的。
“俄军现在对t-14的每月需求量是多少?就说保底交付量。”
“这......”
按理说这是军事机密,作为生产方的乌拉尔厂不能随随便便对外泄露。
不过谢里宁同志也不是啥外人,大家都是吃军工这大锅饭的,更不要说眼下还有要紧的合作关系。
想想也并无不可的沃洛巴耶夫随即答道。
“目前不高,只有8辆,月产8辆交付就够。因为不急于投入战场,所以t-14目前的需求量几乎是全厂最低的,您看到的这些已经足够接下来几个月的全部对俄军交付量了,谢里宁同志。”
“但是你们已经用俄军的先期支付款扩建了生产线,建设起了足够高的产能,应对潜在的需求量快速上涨可能性,对吗?”
参观完了t-14“阿玛塔”生产线的周正不是空口说白话,是基于眼前真实所见才得出的最终结论。
对俄军的月交付量8辆就够,你们却一口气在生产线上拉出了二三十辆的架子,搁这儿慢慢悠悠组装生产,这显然是产能富余嘛。
事实情况确实如此,周正所言很快得到了沃洛巴耶夫的点头证实。
“确实是这样,因为t-14“阿玛塔”在未来的需求量只多不少,俄军已经确认了其是下一代大规模列装的主战坦克,大量生产交付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俄军现在暂时需求性不迫切,更偏向于可以大规模投入战场的装备快速供应,但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大量需要的。”
“也是如您所说,正巧俄军先行支付了大量采购款,所以我们就用这笔钱提前做了生产线扩建、做好准备,将来俄军提需求的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他们可是很少提前打招呼,总会让你猝不及防。”
产能有富余,俄军不着急要。
以上两点都得到了确认的周正嘴角一扬,t-14这种已经在俄产装备外售清单上的玩意儿不是不能卖,相信乌拉尔厂也会很乐意卖这种高利润新锐装备来赚钱。
心中已经打定主意的周正随即开口发问。
“目前能确认到的t-14潜在客户有几个?有意向订单吗?”
闻言的沃洛巴耶夫也是一下子明白了话中之意,先前也确实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有外销上的难处,不是源于己方而是源自客户,稍事思索之余紧跟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