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关系错综复杂,但PMC必须建立(第2页)
看来俄国人是当真有这个打算,做出决定后才专程跑来上门说事的。
不过,这却也引发了穆萨拉赫中将的一些疑惑。
“谢里宁先生,俄军在叙利亚已经部署有非常强大的作战力量,甚至连我们的部队在叙利亚活动,都时常要仰赖空天军提供侦察情报支持和空中支援。”
“我理解贵方可能会因为某些特殊行动,不便于动用有官方性质的俄联邦武装力量部队,这我明白。但即便如此,依托俄军的武力支持来建设一支雇佣兵部队,这应当很容易做到,所以为何贵方会专程上门来找我们呢?”
穆萨拉赫中将的意思很明显,俄军就能办到的事,你们俄国人似乎没必要跑来找我们伊朗人帮忙吧?
反观周正这边,也是早已料到了对方肯定会这么问,与之对应的回答也已经想好。
随即便向穆萨拉赫中将报以“有苦难言”般的表情,缓缓开口说道。
“俄军对于雇佣兵的忍耐已经到极限了,将军,具体是因为何事,相信我不用我说您也清楚。”
周正说这话,那倒确实没撒谎,纯属就实而论。
因为厨子的“武装上访”和“背刺俄军”事件,整个过程中丢了大人不说,还连人带机被瓦格纳干下来,死了人外加损失损失装备的俄军,现在对成规模、不受管控压制的雇佣兵容忍度,已经趋近于零。
吃过一次瓦格纳导致的亏,俄军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容忍第二支类似瓦格纳的队伍出现。
有关于这一点,周正已经在跟老牙的详细交流中,了解并确认过了。
所以,指望俄军帮忙,在叙利亚这种乱成一锅粥、极其容易不受管控的地盘上,扶持起一支不属于他们指挥的雇佣兵队伍。
这事吧,就属于那种“你想提要求尽管提,我俄军能帮你忙算我输”的事。
这就迫使周正不得不另寻办法,看来看去只能找到“抵抗之弧”的带头大哥,伊朗人这边。
无论是从实力还是关系上来看,伊朗人都是帮周正建立私人pmC的最佳合作选择、没有之一。
穆萨拉赫中将大抵能猜到是这方面导致的原因,俄军可能不大愿意扶持一支不直接听命于自己的雇佣兵队伍。
而这位老将军之所以“明知故问”,一方面是想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是不是真的,从俄国人大官的口中说出来,好让人心里有底。
另一方面,让合作方道出底细也是谈判话术的一种,这将会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为己方利益创造优势。
别看穆萨拉赫中将表面上跟周正一套劲的,关系好到就差现场摆台子、拜把子,当结拜兄弟一样。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先有利益才有关系。
而谈判话术这种涉及利益核心的问题,穆萨拉赫中将自然不可能感情用事、更不会掉以轻心,看似拉家常一般的闲聊其实已经把谈判主旨贯彻进去。
得到了周正“主动交底”的回答后,在这种事情上,也不是不能谈的穆萨拉赫中将随即回道。
“我明白了,谢里宁先生。”
“那么,您希望我方如何提供帮助支持呢?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训练?亦或是两者都有。可以的话还请您说一说详细情况,方便我们做进一步的磋商讨论。”
伊朗人在扶持域外武装力量上,放眼整个中东地区,乃至是全球范围内,都绝对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不说别的,起码伊朗人扶持出来的这些域外武装力量,那可比美国人扶持的那些“扶一个、倒一个”,个个“烂泥扶不上墙”的武装力量强得多得多。
说句不开玩笑的话,就老蒋那水平,都是美国人扶持的武装力量里最顶级的天花板级别,除此以外是一个比一个烂,甚至都有了“扶谁谁完蛋”的可怕魔咒。
反观伊朗人扶持的武装力量,远到胡塞老哥、近到叙利亚政府军,都是近些年来在中东打出了水平的强悍队伍。
周正之所以找伊朗人帮忙,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既然伊朗人专业对口,那么找他们合作正当合适。
眼下听到穆萨拉赫中将初步答应下来,甚至已经问起了需要哪方面的帮助支持。
心头一喜的周正,随即将蓄势待发的话语脱口而出。
“主要是身份背书与情报上的支持,将军,绝大部分的物质需求、装备供应,我们会自行解决。”
“但在涉及活动范围以及地区情报的支持共享上,我们需要贵方的帮助。”
“简单来说,我们希望这支新组建的雇佣兵队伍,有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包括驻地、与周边其它势力的关系等。如果是在贵方的势力范围内驻扎下来,那么情况就会好很多。”
“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也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一支新组建的外来武装队伍很难在此吃得开,所以还有赖于贵方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唔——是这样。”
闻言兀自点头的穆萨拉赫中将,当然能听明白此番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