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关系错综复杂,但PMC必须建立(第3页)
说句不好听的,这话的意思就是“扯虎皮拉大旗”。借着伊朗人的势广交朋友、拓展活动空间,求得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再震慑住某些实力不济又想干坏事的宵小之徒。
让其行动前掂量掂量,看看自己惹不惹得起这支新来雇佣兵的“幕后老板”,免得波斯小摩托加弹道导弹砸脑门顶上的时候才知道后悔。
另一方面,不需要物质装备上的支持,这对伊朗人而言确实挺少见。
不过联想到这是俄国人拉起来的队伍,穆萨拉赫中将倒也释然了。
俄国人就算再忙着打特别军事行动,一支新组建雇佣兵队伍的装备,总还是能挤出来的,这点无需质疑。
思索片刻后依然不置可否的穆萨拉赫中将,并没有直接回答周正“行还是不行”的话语。
而是旁敲侧击地问起了别的相关问题。
“谢里宁先生,我想知道俄军方面对此的态度如何?他们会同意这么一支自家人组建,但却不听命于自己的雇佣兵队伍,在自己面前来回乱转吗?”
关于驻叙俄军这块,确实是周正考虑的重点。并且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也专门去找老牙聊过了。
对此,老牙给出的答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言下之意,这毕竟是周正背靠代号“莫斯科旅馆”的对外情报系统,拉起来的一支雇佣兵队伍。
驻叙俄军那边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不认周正和老牙的脸,那咱老板的脸他俄军总得认一认。
所以即便俄军有所不爽,但也就仅限于不爽而已了。
总不可能真的“大水冲了龙王庙”,在没有适当理由的前提下,把对外情报系统组建、还受伊朗人合作支持的队伍给怎么地。
这事儿就算闹到莫斯科去都理亏,驻叙俄军犯不上踩这个雷,所以只管放心就好。
从老牙这儿得到了如此分析的周正心里有底,眼下面对穆萨拉赫中将的发问,自然也能应答自如。
“驻叙俄军不会插手进行直接干预,将军,这一点上是可以现在就做保证的。”
“对于瓦格纳这种一度沦为私人性质的武装力量,俄军会非常忌惮,用上各种手段来对付。”
“但对于有官方背书的队伍,俄军那边会从不同的出发点另作考虑,境遇是完全不同的。在组建这支新队伍前,相关的事前准备工作我们都会做到位,其中包括内部沟通协调,所以只管放心就好。”
得到了周正如此许诺保证,闻言的穆萨拉赫中将也是随即点头,报以了认可的表情。
能问这些话,无非是伊朗人也不想万一真出了事,你们俄国人搞内斗,结果把我们伊朗人夹在中间、显得难堪。
现在既然俄国人把话说到了这份上,想来也再无其它问题和顾虑的穆萨拉赫中将,不过多时便给出了最终答复。
“原则上我们同意这一合作,但在涉及到的具体细节上,我们还是要通过互相认可的书面形式确定下来,谢里宁先生。”
望着穆萨拉赫中将脸上那报以无言问询的表情,能料到伊朗人会提如此要求的周正,也是爽快答道。
“这没问题,将军,当然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不清楚我方是否还需要为此‘支付’些什么?将军,您明白这不是一个很好开出的价码,所以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周正如今跟伊朗人的利益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各种大买卖与合作一桩接着一桩。
正因如此,周正实在不好说伊朗人,还会不会因为给新组建的雇佣兵队伍提供支持背书一事,而额外索取些什么,也不好就此估价。
如果真的索取,那么又会要些什么?开出怎样的价码?
周正不打算在这件事上玩“猜猜乐”游戏,没想过主动开口报价。
报少了显得诚意不足,容易引起误解,可能导致某些本不必要的不愉快发生。
报高了倒是能让伊朗人答应得爽快,可这无形中又拉高了合作成本阈值。
往后再在类似的合作中把利益给少了,反而会引得伊朗人不开心。如果一次比一次给的高,到头来损失最大的,只会是支付了大量超额成本的周正自己,属实没这个必要。
思来想去,周正索性把问题抛给了伊朗人。
你看着开价,我看合不合理,然后咱们再继续往下谈。
瞧出了谢里宁先生是此种心思的穆萨拉赫中将,倒也是谈判老手。
一不意外、二没陷入思索,转而非常干脆地给出了一个让周正意想不到的答案。
“期待我们以后能有更广泛深远的合作,谢里宁先生。”
“???”
望着穆萨拉赫中将那“答非所问”,已经笑着递上前来准备相握的右手。
起初还有些发愣的周正很快就明白了此举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