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敌军无人机坠落!内藏至关重要情报

 “就等你这句话了。” 

 克劳泽这边一声令下,早已举枪对空、斜指苍穹的安德烈立刻扣动扳机。 

 没有剧烈的开火噪音,更没有汹涌的火药燃气喷涌而出。 

 只有一束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从漆黑枪体里内置的发射天线中对空射出。 

 就仿佛是被粘鼠板粘了的耗子一般。 

 安德烈这边刚一扣动扳机,下一秒只见天空中那架被锁定的fpv无人机,立刻停止了原本的高速机动,转而像俯冲轰炸机一般开始朝地面极速俯冲而下。 

 “奥廖托夫,好了没有!?那玩意儿快摔了!” 

 “别急!我在操作,等等,马上好,再给我点时间!” 

 训练场上的模拟到底跟实战中的情况有所差别。 

 端着反无人机枪持续照射敌方无人机的安德烈,眼看就快要在目视范围内丢失目标,急切发问的语气像是火烧屁股一般。 

 反观身后手持便携式无人机控制终端的奥廖托夫这边,则是上下其手、对着触控屏又是按又是划拉,好一阵忙活。 

 正当安德烈几乎以为这事儿要搞砸了之际,身后的奥廖托夫终于传来了让人如释重负的喜讯。 

 “搞定!成功了,信道建立!已接管控制权!” 

 凭借着安德烈手中的反无人机枪,作为控制信号的发射单元。一通操作后的奥廖托夫终于用手中的控制终端,对天空中的敌军无人机完成了入侵接管。 

 现在,天空中那架停止了下坠,并在奥廖托夫的操作下,赶在坠毁之前恢复了正常飞行姿态的fpv无人机,其控制权已经不再归敌人所有。 

 四舍五入,这就等于说是在敌军无人机飞手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了“夫目前犯”。强行占有了原本属于人家的无人机,来了一手迫真ntr操作。 

 要完成此种反无人机作战并不容易,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做到的。 

 单看克劳泽率领的这支反无人机小队,其小队编制就包含了“观察手、反无人机枪手、无人机飞手”三个重要成员,缺一不可。 

 身为观察手的克劳泽负责对空索敌,引导反无人机枪手锁定空中目标,并测算敌我距离是否进入反无人机枪的有效射程。 

 身为反无人机枪手的安德烈,则是负责具体的锁定与攻击。 

 这并不是个轻松的活,需要反无人机枪手,在无自动化火控系统辅助的情况下,手动操作反无人机枪追踪锁定敌军无人机,持续引导电磁信号,注入敌军无人机的信号接收单元。 

 简单来说,就跟fps游戏里对移动目标的“跟枪扫射”差不多。 

 而且要全程不丢失目标,不被障碍物遮挡导致电磁信号遇阻无法穿透,确保全程都有连续信号注入敌军无人机。 

 只有做到了以上全部,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反无人机枪手,才能将入侵夺取控制权的反无人机作战流程,进展到最后一步。 

 奥廖托夫这边所负责的最后一步工作,则是用手中的无人机控制终端,与安德烈手中的反无人机枪进行有线连接,并以反无人机枪作为入侵信号发射天线,强行接管敌军无人机夺取控制权。 

 按理说,夺取一般的民用fpv无人机控制权,应当用不了太久,弹指间即可搞定。 

 奥廖托夫起初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这是个简单无比的轻松活儿。 

 但等到实际线上入侵开始后,奥廖托夫才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敌人居然给那盘子大小的fpv无人机里,内置了防线上侵入的加密防火墙。 

 要不是奥廖托夫以前上学的时候就爱钻研黑客技术,有一次还黑了校长的“灰色收入”账户,刷了一百万卢布出来供自己潇洒快活,欺负校长的灰色收入不敢报警声张只能吃哑巴亏,进而积累了不少技术与实践经验。 

 可能今天还真就得栽在这“无人机控制权线上攻防战”里,被防火墙阻拦在外,导致黑不进去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人员富有经验、会操作当然是好事,是能一举成功的主要原因。 

 而次要原因则是周正提供的物质准备确实够充分,奥廖托夫手里那便携式控制终端,本身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与一般常见的fpv无人机便携式控制终端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内置有专业级的暴力入侵破解程序。 

 简单来说,只要人会操作,剩下的交给软件即可。 

 只是依赖于Cpu算力的暴力入侵破解程序搞定问题,需要花费额外一点时间。 

 这才导致奥廖托夫迟迟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要安德烈端着反无人机枪持续照射敌军无人机,再坚持一会儿。 

 好在,安德烈最终做到了,而奥廖托夫负责的夺取控制权也成功了。 

 一场激烈攻防的线上战斗,就这么在短短半分钟内落下帷幕。 

 传来得手喜讯的,当然也不只是克劳泽率领的这一队人而已。 

 受克劳泽命令派遣,负责带领指挥另一支反无人机小队的奥斯金中尉那边,也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成功黑入了另一架敌军fpv无人机夺取了控制权。 

 如此一来,克劳泽首次出战就两架敌军无人机缴获到手,或者说ntr到手也行。 

 但仍有最后一架分头侦察的敌军fpv无人机,尚且还挂在天上。 

 并且在发现情况不对劲,意识到村中看似乱作一团的敌人里有“非等闲之辈”,已经夺取了所处环境内的制电磁权后。 

 紧接下来的反应也是毫不犹豫地立刻调头就跑,既顾不上侦察、更顾不上去看那两架被敌军干了下来的“友机”情况如何,高速逃离的速度着实是比来时的速度还要更快。 

 “现在怎么办?那玩意儿已经超出射程了,再去搞它来不及了。” 

 提溜着手中大号反无人机枪的安德烈“望天兴叹”,一旁的克劳泽则是全然不当回事,心中自有计划地开口回道。 

 “不用管,让它逃,正好帮我们带带路。” 

 闻言的安德烈大概猜到了克劳泽想干什么,还没来得及开口回话,只见跑去捡拾降落后的无人机的奥廖托夫已经归来。 

 “这东西有点意思,不是咱们常见的中国制造,Logo是未来科技公司的。应当不是贴盘,这是我没见过的新产品,看来是美国货。” 

 出身于俄陆军地面电子战部队的奥廖托夫,本身就是个喜欢捣鼓线上攻防的“赛博技术型人才”。 

 基于此专业,也对夺取敌军无人机控制权很有研究,同样爱好钻研分析各型不同的fpv无人机。 

 目前全球的fpv无人机市场就这样,中国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比高达8成以上。 

 你要说完全脱离了中国制造的fpv无人机打仗,那不现实。 

 当然你要说手搓那种连航模玩具都比不上的土造fpv,那确实可以脱离中国制造,只不过二者的性能水平和作战效能就差得远了。 

 一个是正经工业品,另一个手搓土造品。 

 完全没有啥可比性,也没有比的必要可言。 

 所以这也就是令奥廖托夫感到意外的地方,万万没想到这架fpv无人机居然是“造啥啥贵”的未来科技公司产品。 

 按照未来科技公司一贯的尿性来看,手里这玩意儿的价格,估计能买个三五十架的中国制造同类型产品,保不齐性能上还比这玩意儿要好。 

 “.......然后呢?它比中国制造的fpv,有什么不同吗?” 

 听到奥廖托夫如此分析的克劳泽也是适时地走上前来,从战友手中接过这架外壳还有点温热、刚降落不久的fpv无人机,仔细观察翻看起来。 

 四轴旋翼和常见的fpv没啥不同,壳子上确实如奥廖托夫所言,印着未来科技公司的Logo与英文名。 

 机身前方的光电探头倒是不一般,三孔多通道综合探头。 

 估计除了白光通道和热成像通道外,还具备投射激光束标记敌军目标,引导精确制导弹药进行精准打击的能力。 

 与此同时,奥廖托夫的技术性分析也随之开口道来。 

 “刚刚我还神经紧绷、忙的没顾得上去思考,现在想想,这东西的防火墙我以前应该是见过,起码是见过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