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敌军无人机坠落!内藏至关重要情报(第2页)
“哦?”
闻言的克劳泽不需要过多发问,只需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话音未落的奥廖托夫已然继续开口道来。
“之前还在俄军服役的几个电子战部队老战友,给我从线上发来了一份文件,要我帮忙看看、分析一下。”
“说是从袭击塞瓦斯托波尔的敌军自杀式无人艇上扒下来的,在连续几次遇袭后,黑海舰队那边申请了电子战部队支援,协助防守港区。”
“这艘被缴获的自杀式无人艇是电子战部队搞到的,阻断了这玩意儿的卫星信号传输,然后用地面基站入侵夺取了控制权,再开回来做技术分析。”
“扒下来的文件就是这无人艇内置的防火墙程序,用来阻止一些中等和以下技术手段的线上入侵。但没能架得住暴力破解,被协防港区的地面电子战部队攻破了。”
“俄军那边的朋友想让我帮忙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更简单的办法能快速应急处理这东西。毕竟战场上的时间不等人,次次都暴力破解会很耽误时间、贻误战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那你最后找到办法了吗?”
面对克劳泽饶有兴趣的发问,奥廖托夫的回答却是略有意外的缓缓摇头。
“很遗憾,并没有。”
“这玩意儿不是黑美国税务局的官网,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反复尝试,最关键的窗口期可能连一分钟都不到,甚至是半分钟。”
“与其让人噼里啪啦敲键盘应急处理,不如找家安防程序公司专门写一个新程序。这年头的电脑软件比人的脑子和手速强得多,人负责指引方向、输入指令,剩下的交给软件程序去做就好。”
“所以我没能帮上什么忙,只是帮那几个朋友分析了几个主要的文件,写了点我的建议。可以的话让将军们去找家专业公司来做这事,我的专长不是敲代码、写程序。”
“嗯......”
闻言的克劳泽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想到了什么似的、紧接开口。
“我猜猜,袭击塞瓦斯托波尔的无人艇,该不会也是未来科技制造?”
“恭喜你,答对了,起码部分是的。”
面带微笑的奥廖托夫继续说道。
“技术团队拆解了那艘无人艇、拿掉了装满炸药的战斗部,发现其控制系统和导航程序,都是未来科技公司的下设部门开发的。”
“这没啥好意外的,人家是全美最大的军火商,美军的顶级国防承包商。美国制造的军工产品里沾点未来科技的味儿,这再正常不过。”
“至于这无人机里的防火墙程序,嗯——比起上次我见过的无人艇里那玩意儿,充其量只能算阉割版,效果上不如前者。”
“我猜是平台限制的原因,这玩意儿的尺寸实在是太小,塞不下太多的硬件设备。就好比平板电脑的性能绝对比不过台式电脑一样,明白我意思吧?”
奥廖托夫尽量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简单化、口语化去说,就算不是搞这行技术出身的克劳泽也能基本听明白,旋即点头回道。
“那看来这东西真的是未来科技公司产品,是他们造的。我刚刚还以为是美国人买了中国货,回去贴个牌冒充美国制造,赚美国军费的暴利差价,没想到他们也有认认真真自己造东西的时候。看来脑子里装的不止是金融大便,还有点正常的东西。”
克劳泽此言一出,不止同在身旁的安德烈闻言失笑,就连身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奥廖托夫也是笑着摇头。
“别说你了,我起初也这么认为。”
“但不论怎么说,这东西还确实挺高端的,就算拿到国际市场上也算上流货。”
“不过中国人造的东西里有同类型产品,我以前在网上见过,dj公司产品,就是比较难买到。据说得专门托人去走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兴许老板会有办法也说不定。”
被奥廖托夫这么一说,自个心里也有点发痒的克劳泽随即点头。
“成,这趟活儿完了之后回去问问。指挥员同志要是有办法就申请几架,拿来给你对比研究,正好我们也换新一下fpv无人机。”
说着,与奥廖托夫以及安德烈一路前行,回到了教堂院落里的克劳泽。也一眼看到了正将背包状的频谱分析仪摆在地上、拉出天线,在院落里做定位追踪分析的其余几位瓦格纳战友。
“克劳泽,你回来了。来看看这个,你肯定感兴趣。”
闻言不多说的克劳泽当即走上前去,只见手中拿着带显示器操作终端的战士,正手指屏幕示意。
“我们定位到了最后一架无人机的控制信号,这东西还在高速运动,一路往西北方向前行。看来他们的飞手,或者地面控制站一类的东西就在那边。”
望着屏幕中如雷达扫描一般的动态画面上,有一颗代表无人机控制信号接收端的红光点,正在屏幕中心点的左上方不断闪烁、渐行渐远。
达成了“放走敌军最后一架无人机”目的的克劳泽,随即开口回道。
“不错,接下来就顺着这方向去找,把机器背上一起去,有把握定位到起飞点吗?”
“不一定,得看他们的起飞地点距离接触线距离远近。如果太远的话可能还是定位不到,只能摸到航向,得背着机器继续往前摸。但这样就渗透进敌占区了,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暂时还没有这计划的克劳泽未做肯定答复,只是要负责操纵频谱分析仪的几位战友继续忙活,监控并分析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随即便带着奥廖托夫与安德烈,还有刚刚躲避完“不存在的空袭”,这才有惊无险地返回到了教堂的安德罗部队中尉一起,迈入了教堂大门、向内走去。
“刚才真是虚惊一场,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这次没带弹药,他们竟然不是来轰炸的。”
对于已经连续被小无人机炸了几天的安德罗部队中尉来说,突然碰上敌军无人机飞临头顶却不投弹、也不自杀式袭击,是有点让人惊奇意外。
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的克劳泽,则是认真解说着回道。
“有时候是会这样,这是战术的一部分。”
“他们会利用你们已经对无人机产生恐惧的固有印象,先把你们吓得动起来。然后利用不携带弹药、更轻便机动的fpv无人机,来高速侦察你们。”
“这么做的话,短时间内就能获取到大量非常有用的可视化情报信息。包括你们的疏散通道、兵力集结点,还有主要防空掩体的所在位置。”
“之后会发生什么,就不用我解释了,你们在过去几天里应该充分领教到了。”
“......该死!这帮满天嗡嗡的苍蝇,居然还有这么恶毒的战术,真是——真是战争已经大变样了。”
人得跟着时代前进而变化,跟不上的人会被时代淘汰,这是和平社会里普通人的结局。
战士的对应结局则是在战场上被杀死,死亡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生的机会就只有一次。
对现代战争的变化速度,以及自己必须要跟上这种变化早有认知,听闻中尉感叹的克劳泽也只是应声点头、报以赞同的神色。
随即便将目光移到了已经在面前桌上铺开摊子,准备开始干活的奥廖托夫这边。
将两架缴获到的无人机摆在桌面上,拿出工具包摆开各种拆卸工具的奥廖托夫,要做具体的拆解分析、大干一通。
眼见此景的安德罗部队中尉最先惊讶道。
“天哪,这是——敌人的无人机?你们居然完好无损地弄到手了,这是怎么办到的?”
挨炸挨了这么多天,还从没到手过一架相对完整敌军无人机的中尉,对方才光顾着说话、还没来得及注意到细节的眼前此景大为惊叹。
技术兵种上的活儿不太方便解释,主要是对方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受限,很可能说了白说、也听不懂。
转念一想的克劳泽,只能以更加大白话的方式,简单解释道。
“用了点小手段,就好比是用雌鸟的叫声,把交配期的雄鸟从天上骗下来一样。可能不太恰当准确,但大体上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最终抓到的鸟很完整、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