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那年莫斯科那年往事,当兵经历与众不同(第3页)

 “嗯——倒是这么个道理,没说错。” 

 将抽完的烟头往军靴底子上一摁,免得引起火灾。 

 听听故事,尤其是有趣的故事,有助于舒缓神经疲乏的杜克这才笑着起身。 

 “ok,现在你了解我、我知道你,彼此间的故事就先到这里。接下来就看怎么一起揣烂未来科技的屁股,送他们上路了。” 

 训练结束后,与杜克一起相伴而行走出模拟船舱,来到露天营地里的克劳泽只见瓦格纳战士和陆战队员们,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分享不久前还“大动干戈”的对抗经验与心得。 

 见此情景,自感收效不错的杜克也是两手叉腰说道。 

 “就这样练练挺好,你们俄国人有俄国人的套路,我们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战术。互相熟悉了解彼此以后,基本就能应对得了绝大多数的情况。” 

 “只可惜还少了中国人,要不然,这地球上最强的三股战力就凑齐了,三队人各自熟悉练好就能‘包打天下’了,哈~” 

 说起中国人,倒是了解一些“内幕情况”的克劳泽眼瞅四下无人,抬手示意杜克往跟前靠靠、这就小声开口。 

 “指挥员同志是不是打算让你挂名,在中东搞个私人军事公司?” 

 “呃——有这事,看来你也知道。好吧这其实不意外,确实不。” 

 从杜克这儿得到了肯定回答,更确信自己判断的克劳泽紧随开口。 

 “那我估计你这边往后可能会收到一些‘中国朋友’,我听说是老板联系到了一些人,但不清楚到位以后会怎样分配。可能是到我这边,也可能是你,或者两边都有,谁知道呢?” 

 听后露出一幅“我懂”表情的杜克不再追问,本着“知道越少,日子越好”的当下属原则,本身就不想过多打探老板周正的秘密。 

 克劳泽知道那是克劳泽知道,怎么知道和知道多少与我杜克无关。 

 你愿给我说、我就姑且听听,但绝没有主动打探问更多的秘密,凡事点到为止就好。 

 本身也是无意中得知这一消息的克劳泽,也明白“不可多言”的道理没有过于说太多,随即又听到杜克注视着面前这座特殊训练场、不无感慨地开口。 

 “我是没想到胡塞人还有这样的训练场,而且‘信徒’不但愿意分享情报,还愿意把这地方借给咱们用。” 

 正如杜克所言,面前这座“专用”训练场并非一般的训练场地,而是一座专门用来模拟商用货船舱内外环境的特殊训练场,搭建了完整而立体的多舱室布局乃至是舰桥。 

 至于这地方是拿来练什么的,那自然不必多说,总不可能是胡塞老哥们训练如何在船上开烧烤派对用的。 

 再联想到胡塞老哥们第一次出手劫船,就轻车熟路的操作,杜克觉得自己开始渐渐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要说这人工模拟训练场搭建得确实有两下子,就算以杜克的经验和见识来判断,几乎也无可挑剔。 

 除了部分硬件水平,因为胡塞老哥们自身的物质条件有限而不达标之外,整个训练模拟设施看下来几乎没什么硬伤,更加让杜克对山沟沟里打出来的胡塞高看了几分。 

 “兴许是我看走眼,但我总觉得,胡塞这帮人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高人指点?这不太像是他们能‘自学成才’的样子。” 

 一旁的克劳泽闻言稍作思索,汇总了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情况后,随即回道。 

 “胡塞的军事理论知识来源和构成都很复杂,一方面是他们自身的军事斗争经验,另一方面是他们从吸纳的政府军那里学习到的。” 

 “还有一部分就像你说的,背后有高人指点。他们是抵抗之弧的一员,伊朗人这些年来帮助教会了他们不少,包括但不限于军事理论知识、抵抗斗争经验,和无人机以及导弹的制造技术。”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非常善于汲取知识然后因地制宜、化为己用。如你所见,这是一个具备极大潜力的军政教合一实体。” 

 “这些年里我去过不少地方,东欧、中东、还有非洲,大大小小的团体组织见了无数个。但像胡塞这样的,实话说还不到一个手的数。就算是放在顿巴斯,他们这样的组织架构和进取精神,也称得上难能可贵。” 

 随着对胡塞的了解增多,对克劳泽这样的评价也是愈发认同的杜克点了点头。 

 也正是在此时,一辆疾驰而来、驶入营地内的皮卡车,打断了杜克与克劳泽的对话。 

 与上次见面时的模样大相径庭。 

 眼下已经是一身沙漠迷彩军装、外加红色贝雷帽加身的“信徒”,下车之后不做多言,径直便带着两名随行人员直奔杜克与克劳泽而来。 

 “希望你们俩做好准备了,‘宝藏船’正朝我们而来,Ais信号已经定位到其踪迹,这就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