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欢迎来到布基纳法索,新的合作拉开序幕

 周正老早以前就清楚,杜克和克劳泽指挥打仗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克劳泽嘛,典型的沉稳实干、少说多做,能自己动手尽快解决的问题就绝不跟你多逼逼,务实稳健是其一贯作风。 

 至于说杜克,那可就太过“美利坚正宗老红脖”了。 

 这仗我可以不打,但逼我一定要装,出风头的时候也不能少了我一份。 

 喝酒吃肉的时候你说你忘了叫我,那行,我愿意坐下来听你解释解释。 

 但你要说装逼出风头的时候,明明能叫却不叫我杜克,那这事不成,咱俩必须好好掰扯掰扯把这事说清楚。 

 这种迥然相异的作风,就导致了杜克与克劳泽二人哪怕早已相互熟悉,但这并不代表杜克就一定能看得惯克劳泽的风格。 

 同理,也不意味着克劳泽就一定会支持杜克的选择与决定,尽管这二人都非常有能力不错。 

 料想到克劳泽不会轻易认同杜克这么干,还想听听原因的周正随即话锋一转。 

 “说说你的理由,你一定有你的看法,我想听听。” 

 “因为亚速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指挥员同志。” 

 “所有在战场上见过他们并与其交过手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形容这群人渣为彻头彻尾的疯子,他们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生怪物,就算在顿巴斯一众极端武装里也是绝对一等一的顶尖。” 

 话说至此稍加思索,并未做太久犹豫的克劳泽随即下达定论。 

 “杜克想把亚速纳为己用,这就好比是揣着一颗路边捡来的定时炸弹想拿去炸死敌人。” 

 “炸死敌人的可能性有吗?当然有,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否认,把他杜克自己炸得尸骨飞扬的几率一样很大,因为他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说这颗炸弹一定可控,无论如何都存在相当的高危风险。” 

 “出于这一点,换做是我,我不会选择任用亚速这样的人。且我始终认为,永住劳改营或是一颗子弹,才是这帮‘亚速类人’的最好归宿。” 

 “嗯.......” 

 周正的回应显得不紧不慢,只是稍加点头。 

 老实说,克劳泽这么讲,那也不能怪他极端过了头。 

 毕竟被亚速残杀的可都是俄族的父老乡亲,是克劳泽的同胞,又不是他杜克的邻里街坊。 

 杜克可以出于纯粹的利用角度出发,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而克劳泽不行。 

 但凡是个有血性的汉子,都不会想着和一个杀害自己同胞的残忍刽子手为伍。 

 这样的血海深仇要是都能随便洗白,那还有什么是值得铭记的? 

 历史不只存在于发生的那一刻,更不是保质期只有24小时,无法原谅亚速很可能是克劳泽这辈子都会坚定不移的选择。 

 作为同样在历史上饱经苦难的中国人,周正很能理解克劳泽当下的心境,能够与之共情,这的确是一件非常难为人的事。 

 克劳泽没有当面跟周正闹性子、发脾气,再痛骂杜克“不是人”一顿。 

 这已经是其身为一名稳健务实军人前提下的最好结果了,再多的不能强求。 

 那么问题的皮球现在就被踢到周正这里来了。 

 自己的左膀右臂一个成竹在胸、一个坚决反对,且二人都有足够的理由和各自说法来印证自己是正确的。 

 到底该怎么选?认同谁才是正确的? 

 这是留给周正的值得思考问题。 

 也是看出了自家老板的难处,并能够体谅周正出于长远目标和利益搏杀角度的考虑。 

 知道自己刚刚制造了一个难题的克劳泽,又紧随说道。 

 “我刚刚所说的只是我的个人意见而已,指挥员同志,我希望这并不会主导您的最终决策。” 

 “无论如何,我的第一天职仍是服从命令,个人情感必须让位于集体利益,我十分明白这一点。所以无关于我个人的喜好,只要您认定是有必要且值得的,我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决策,一如既往。” 

 “哎——” 

 说起来也奇怪。 

 克劳泽越是这么说,周正就越是感到难以抉择。 

 寒了这么一个铁骨铮铮的半斯拉夫、半东德汉子的心,那可不是一个明智的优先选择。 

 克劳泽的以大局为重不是能让周正武断拍板决定的理由。 

 不置可否之际又想了一阵,深思熟虑一番后的周正最终抬起头来面朝克劳泽,一脸正色地缓缓开口。 

 “我会认真考虑这件事的,我向你保证,克劳泽,而且目前我还没有就此事有一个最终定论,这还需要点时间。” 

 “但在那之前,我想邀请你去观看一场仪式。” 

 “一场——仪式?” 

 回答克劳泽的,是周正的应声点头。 

 “是的,一场亲人重逢的仪式,可以这么讲吧。” 

 随即,周正就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要将瓦列里的亲人接到非洲来相见,以实现杜克下一步计划的正在进行中工作,告知给了克劳泽。 

 这事本来不用这么复杂,把瓦列里送回俄罗斯羁押的同时再与亲人相见,实际上是更方便的选择。 

 但考虑到杜克这边已有的后续计划,以及再被押回俄联邦的瓦列里就属于“亚速二进宫”性质,断然不会有第一次那么轻易就给换俘放了的好运,大概率要牢底坐穿、享受斯拉夫班房套餐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