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欢迎来到布基纳法索,新的合作拉开序幕(第2页)

 到时候真要事情出现什么转折或者意料之外的情况,再把人从监狱里给提出来虽然不是不行,但这一来一回的折返就很费时费力、浪费周正的沟通运营成本。 

 多方面综合考量之下,周正联系老牙后决定把瓦列里的家人弄到非洲来,不管结果如何先见上一面,把“未来科技手中有你的亲人”这说法,给用事实证伪了再说。 

 至于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 

 那周正现在也不好说,只能讲“先走一步看一步”,等把眼前这档子事办完再说。 

 倒是克劳泽那边嗅出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也不确信自己想的到底对不对,抱着试一试的语气随即问道。 

 “指挥员同志,您是不是想,想让我亲眼看看瓦列里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以及他的认罪态度?” 

 “......” 

 不得不说,在长时间的相处过后,周正和克劳泽确实已经相互熟悉彼此。 

 被一语道中了实情的周正也不藏着掖着了,索性就把真实所想点头而出。 

 “是的,我是有这方面的意思。而且不止是对你,也是对我。” 

 “我也需要亲眼看看这个瓦列里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还有他的家人是什么态度,最后还有他见到亲人时的场面以及在那之后真正出于自我的认罪态度。” 

 “从这文件里你也不难看出来,自打14年以后的过去10年间,这个人一直是个被人利用、被囚禁了自我意志与思想的‘可怜人’。” 

 “当然,这种个体上的‘可怜’并不妨碍他沦为极端分子帮凶后所犯下的累累罪行,二者同时并存,并不冲突,从客观事实角度来讲是这样。” 

 “所以我真的很想亲眼看看,这样一个身心与行为、意志与思想被囚禁了10年之久的‘重刑犯’,当他真正重获自由、解放了自我的时候会是怎样,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相信到那时,我们自会通过眼见为实来判断杜克是否是正确的,最终的答案到那时自会水落石出。” 

 “我确实理解杜克为什么想尝试这样做,那个瓦列里身上有他过去的影子,同样是被谎言和身不由己牢牢束缚了肉体与灵魂。” 

 “虽然获得自我解放的契机有很大的不同,但我猜杜克应该也想知道,有着不同的故事但又相同境遇的人,到最后究竟会怎么选。这可能也是他印证自我的一种方式,经历过一次信仰崩塌的他有理由去在乎这种事,不知道你能否理解?” 

 没有太多不必要的犹豫,克劳泽很快报以缓缓点头。 

 同样身为军人,确实很能理解失去信仰这一最强大武器后的心境,更加明白杜克想这么试试看的原因。 

 “我服从您的安排,指挥员同志,没什么其余的了。” 

 “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最终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周正这边计划一敲定,老牙那边的办事效率也相当之高。 

 尽管赫尔松大撤离初期的平民乱成一锅粥,主打一个“黑人黑户遍地走,自家人不知自家事”。 

 好在毛子的基层管理能力不说跟东大比,但比起西边那些还是太过后现代了的贵物们,那办事效率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时至今日,当初一起撤离进俄联邦的那些平民,基本已经逐个落实到人头、挨个统计完毕,姓甚名谁都搞了个清楚。 

 如此,想要找到那瓦列里的亲人,就不会是一件多难的事。 

 而当老牙托关系,让自己fsB的前同事们,上门找到如今定居在别尔格罗德州安置点的瓦列里亲人时。 

 当时那场面只叫一个哭得惊天动地。 

 本是钢铁工人的大儿子被抓了壮丁早已战死沙场,二儿子因为和家人不和润去了西边,唯独排行老三的瓦列里还生死不明、音信全无。 

 瓦列里的父母,出身农民的老两口,几乎快为这个家里曾经最骄傲的儿子哭瞎了眼睛。 

 虽然特别军事行动至今已经两年多时间过去,瓦列里也是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就与家人彻底失联,但其父母一直没放弃过为儿子祈祷、坚信家中老三还活着的希望。 

 如今,这祈祷与希望竟然真的转变为现实。 

 几个膀大腰圆的西装男上门告知了瓦列里还活着的消息,并且人就在非洲、迫切地想见到失联已久的家人。 

 喜极而泣的老两口在回过神来之后立刻答应下来,几乎想都不带想地连连点头,要不远万里地去非洲亲眼确认儿子还活着。 

 可能是不放心年迈的父母,也可能是思兄心切同样挂念,亦或者是两种情绪并存都有。 

 瓦列里的两个弟弟妹妹,分别是家中老五和老七,也表示要一起同行前去。 

 并不介意认亲人数多上两个的fsB特工们当场同意,立刻带着一行人出发直奔机场。 

 走特事特办通道迅速办理完了一切相关流程,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一家四口人送上了飞往非洲的客机。 

 “再有半个小时,那老两口和陪同的两个子女就该落地非洲了。” 

 “人会直接落到中非,那里的治安环境较好,去中非的航班也是时间上最近的一架次。” 

 “阿尔西姆那边我已经简单打过招呼了,人一落地就会由他来接管,到时候他会直接负责安保与转运,再到布基纳法索。近期的安全局势不太好,路上是绕了点得多花些时间,但愿你能等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