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敌人还有大招,别被表象蒙蔽(第3页)
甭管那来袭的无人机是怎么控制的,只要有实体存在就必然被物理攻击克制。
真要连物理攻击都不怕,怎么,你那自爆无人机难道还是亚空间造物不成?
至于说被拿来用作物理反无人机的实弹武器,倒是有些新奇,同样是出自周正供应但却不是一般常见的中国制造。
“快!把枪递给我,准备了!”
上半身探出车顶准备战斗的特战队员大声招呼着,留守车内的队友随即将一支相对短小精悍,却又黝黑粗壮的无托泵动式霰弹枪递了出去。
这是一支有着横向并列两根枪管的特殊武器,两根12号口径的霰弹枪枪管,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管状后置弹仓供弹。
每个管状弹仓弹容量7发,两个弹仓相加的载弹量总和便是14发,在一众12号口径霰弹枪当中绝对算得上是大弹容重量级选手,且不像传统大弹容霰弹枪那样要不然弹匣过长,要不然弹鼓过大。
加之本身就是无托结构设计,进一步缩短了全枪长度和体积,通体采用聚合材料加铝合金打造的枪身,更进一步减轻了枪械重量,空枪控制在4公斤级别,总的来说就很适合在狭窄密闭空间内使用,比如眼下的车中。
这款从设计上来讲算是相当新颖,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传统霰弹枪的武器,正是美国标准制造公司研制的dp12霰弹枪。
而周正将这款美国枪提供给苏洛维琴科,并且还能被认可与接受,那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随着特别军事行动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前线俄军部队发现。
面对令人头皮发麻、如头顶死神般如影随形的自爆fpv无人机,传统步枪、机枪虽然不怎么好使,很难准确击中高速飞行中的目标,但霰弹枪却能在此时大放异彩、发挥奇效。
其中的原理也不难理解,传统的步枪、机枪都是以点为杀伤的武器,就算全自动连发那也只不过是“一串点”。
但霰弹枪就不同了,虽然范围不大,但却是实打实的以面为杀伤武器,一枪出去直接就是钢珠弹雨密集覆盖。
而fpv无人机本身恰好又极其脆弱,属于压根不带任何防护也无谈结实耐操,稍微被碰着一下都可能失稳坠落,更不用说被高速弹丸撞击导致的结构破坏。
以霰弹枪的弹珠威力,对付区区fpv无人机完全足够了,基本上是“打中就坠毁”效率极高。
这一点已经在特别军事行动战区,被俄军一线部队用实战经验广泛论证得以证实。
提供一款性能优异的“反无人机霰弹枪”给苏洛维琴科,用作软杀伤手段无效情况下的硬杀伤手段补充,这便是周正的初衷。
至于说为啥选中了dp12这款美国枪给苏洛维琴科,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
传统的霰弹枪且不论泵动、半自动还是全自动,基本都是单根枪管的设计布局。
打无人机不能说不好用,只能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果能有两根枪管则必然优势很大。
毕竟霰弹枪反无人机本质上追求的就是“面为杀伤”,而双管霰弹枪主打的就是“拓展杀伤面”,比一般寻常单管霰弹枪的杀伤面提升接近两倍。
如此一来,dp12就很合适了,作为双管霰弹枪的优势一下子得以体现。
加之其高达14发的大弹容,容错率极高,不像传统中折式双管霰弹枪那样打完两枪就需要掰开枪管上子弹,两枪没打中无人机就只能原地等死。
再有一点,这玩意儿是泵动拉机柄上弹设计,简而言之就是“手速多快,射速多快”,手速即为射速上限。
在老练的射手手中能爆发出极为恐怖的射速,某种意义上和德州牛仔的左轮射速是一个道理,近乎于全自动霰弹枪。
综合来看,拿来反无人机,简直是现有霰弹枪当中最合适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