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为了拉近关系也是拼了(第3页)

 这太不可思议了吧?

 我们辛苦了这么长时间,还八字没一撇呢。

 他倒是好,出趟差直接就在742厂搞出来个大项目?

 一开始,林聚贤还有点儿怀疑王浩然搞的这个接近式光刻机的成果会不会是假的。

 不过,他看到了742厂的背书,看到742厂已经在利用接近式光刻机生产芯片,而且生产的芯片良品率大幅度提升。

 这就足以证明了成果的真实性!

 毕竟,人家企业都已经在扩大生产了,你还怀疑什么呢?

 林聚贤很沮丧。

 但他内心还是不服气的,他当天就又给742厂的厂长张勇存打了个电话来证实这个事情。

 张勇存在电话里对王浩然就是一通夸。

 张勇存对林聚贤说:“浩然同志真的是绝顶聪明,他看到咱们现在用的接触式光刻机之后,就决定要对它进行改造。”

 “一开始我也不太相信他能搞得定。”

 “但他就是带着咱们厂的技术人员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把新的光刻机给搞出来了。”

 “新的光刻机非常好用,良品率大幅度增加,芯片性能也有大幅度增加。”

 “我们全厂上下对王浩然同志都非常感激……”

 打完这个电话,林聚贤的心情就更不好了。

 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忙了这么久,成果等于零。

 这对林聚贤的打击还是相当之大的。

 林聚贤心想,王浩然的新研究课题是芯片生产线,也就是芯片这一块儿他全要搞。

 照现在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咱们电子研究所都没办法和他竞争啊……

 林聚贤最后决定:自己不能放弃!自己也要考虑一下,看看能否在芯片生产线方面有所建树。

 王浩然能搞出来的研究课题,凭什么我们就搞不出来?

 林聚贤已经在心里悄悄地开始跟王浩然别起了苗头。

 其实,感到郁闷的不只是林聚贤,龙国科学院魔都微电子所的所长张炳德也挺烦的。

 之前742厂用的那个型号的接触式光刻机正是他们的研制产品。

 那个光刻机可是费了他们巨大的心力啊!

 他们用了很长的时间,足足有三四年,才搞出来这么一个玩意。

 可现在,他们的研制产品被淘汰掉了。

 而升级的新设备还是个小年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搞定的。

 张炳德自然是有那么一点心态失衡的。

 张炳德现在有点儿好奇,这个王浩然,到底是怎样的天才惊艳,才能这么厉害的?

 他也给张勇存打了个电话刺探了一点消息。

 张炳德想要去742厂看看王浩然去。

 但是,遗憾的是:王浩然已经离开吴锡回了京城。

 ……

 王浩然是在1978年4月24日回到的京城。

 那正巧是个周一。

 他自然是知道自己再次被通报表扬这个事情。

 不过,他没想到接近式光刻机这个成果掀起的反响会这么大。

 王浩然被首先送到了家属院这里。

 他背着行李走到自家所在的楼洞的时候,正巧就看见北大校长杨德忠跟葛强军在说话。

 王浩然刚走近来,就被两个人发现了。

 尤其是杨德忠,两眼都开始放光了。

 “浩然同志,哈哈!还真的是挺巧的啊!竟然遇见了你!”杨德忠笑着跟王浩然打招呼。

 杨德忠跟葛强军昔年是好朋友。

 不过,两人近几年其实来往的次数并不是太多。

 他们甚至还产生过矛盾。

 但在杨德忠主动拜访之下,他们现在的关系又恢复了昔年的热络。

 杨德忠其实是想要亲

自再见见王浩然。

 当他得知王浩然跟葛强军住在一栋楼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高兴的。

 杨德忠已经知道,王浩然今天会回来。

 他这个时候过来,本就是来堵王浩然的。

 所以,这个世界上其实真正的偶遇啊啥的,还是比较少的。

 王浩然笑着问好:“杨校长好!”

 王浩然又向葛强军问好。

 葛强军是军械专业,所以没有参与到王浩然的课题中来。

 但两个人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