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程序员KPI

 实际上,除了对麦志浩的挖角,猪厂几乎通过关系在接触更多的黑洞员工。 

 猪厂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羡慕了,也害怕了。 

 洪荒的所有成就,都让丁雷乃至整个猪厂高层羡慕。 

 比起登顶过华国首富,丁雷更想要的是让猪厂的价值获得更大的认可,而不是现在所谓的“连冲钱都不一定能变强。” 

 猪厂的游戏,投入小回报高,钱赚的让投资人喜笑颜开,但丁雷以及整个高层的共识是,不能这么下去。 

 不单单是企业文化造就,猪厂一直都是最想进步的那一个。 

 洪荒的成功,给他们确定了一条路线,打造3A级别的网游。 

 同时,这样做还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害怕。 

 猪厂会害怕什么呢? 

 害怕的是黑天鹅。 

 一个企鹅就已经领先了自己,企鹅加上黑洞呢? 

 也许之后的网游市场,猪厂还是第二,不过市场份额可能就会大大降低。 

 黑天鹅就快出现,让猪厂怎么不害怕。 

 而一款3A级别的网游,是猪厂定下来竞争市场份额的办法。 

 为此,需要大量的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为好? 

 身边不就有吗?有3A游戏经验的黑洞。 

 除了挖人,内部的整顿与效率升级也要同步展开。 

 为此,急切的猪厂甚至犯下了错误。 

 麦志浩的同学说,猪厂正在准备对程序员实行新的kpi考核。 

 这事看上去很正常,特别是公司职员,谁不被kpi所支配呢? 

 但在程序员这个职业中,对于他们的劳动产出,向来的共识是“可以定性,不能定量”。 

 作为外行看来,如果把程序员一个月的代码量作为考核标准,似乎挺正常的。 

 就像卖车的一个月卖几台车。 

 或者当律师的一个月经手多少个案子。 

 但程序员的考核,肯定不用能代码量来考核。 

 考察代码量的话,完全可以少用简练的函数,明明一行代码就能写完的乘法,为了凑kpi,把它分成好几段加法,也能得出同样的结果。 

 这点和小说作者比较像。 

 如果给作者规定kpi一天10章,写不完没有全勤,你猜大家会不会写得完。